為吸引更多優秀學子來績就業創業,進一步深化校地人才合作,助推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,伏嶺鎮堅持“受教育、長才干、作貢獻”的宗旨,聚焦服務青年學子社會融入和社會參與,能動履職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,匯聚起鄉村振興的蓬勃青春力量。
線上線下聯動宣介,遞好“橄欖枝”。鎮村兩級工作人員到各村開展工作時,積極宣傳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相關活動方案,運用微信群、朋友圈、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廣泛動員宣傳,向績溪籍在校大學生發出活動邀請函,在線發出“征集令”,得到廣大績溪籍大學生的熱情響應。多元協同招攬人才,按照“實踐青春、揚帆宣城”主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有關要求,通過大學生社會實踐平臺將招募通知、實踐崗位信息精準推送學生,安排專人提供咨詢、答疑服務,多渠道介紹伏嶺鎮豐富的自然資源及文化資源,吸引了一批外市、外省籍大學生,確保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扎實開展。
精心謀劃暖心服務,培植“肥沃土”。為保障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工作順利有序地開展,鎮黨委、政府高度重視,成立伏嶺鎮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領導小組。鎮黨政一把手親自抓,并由鎮黨建辦、鎮團委聯合為民服務中心、農業農村發展中心等部門和各村,選取伏嶺鎮文化旅游、鄉村振興、文明創建志愿服務等重點領域,為大中專院校在讀學生提供優質暑期實踐崗位。崗位匹配善用人才,按照“雙向選擇、合理調配”原則,對報名學生和轄區內實踐崗位進行人崗匹配。為參加實踐的學生提供食宿、交通保障等,編排精品研學旅游路線。
實踐形式多樣多彩,栽好“梧桐木”。伏嶺鎮是徽文化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徽菜、徽劇的發祥地。伏嶺鎮以暑期實踐活動為契機,立足本鎮特色,理清文化脈絡,加快資源整合,形成了一批有著濃厚伏嶺特色的實踐課題。連日來,已有安徽工程大學紡織學院、黃山學院、安徽師范大學三所高校的四個團隊,共計52名師生來鎮開展了徽劇戲服修復及研究、“追尋皖浙紅軍路,探訪非遺伏嶺鎮”視頻拍攝、生態農業合作社調研等實踐課題。學生們在伏嶺的古巷里穿梭,通過專題座談、實地走訪、聽取老藝人講解、重點訪談等方式,品味伏嶺非遺、美食、農產品、徽文化,詳細了解伏嶺鎮徽文化、非物質文化遺產、傳統古村落基本現狀,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,為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建言獻策。實踐既為大學生提供了增長才干的舞臺,也為伏嶺振興激發青春活力。
接下來,伏嶺鎮將充分運用好各項資源,搭建良好的實習實踐平臺,引導更多青年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和志愿服務,為建設美麗伏嶺,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?。悤D)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政務微信
政務微博